首页

都市小说

九零年代之我的老公是矿业大亨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九零年代之我的老公是矿业大亨: 第19页

    南边。
    离这儿多远呀,要几十里?
    三百公里。
    三百公里?!方黎惊讶了,随即又有些难过:怎么要去那么远啊..,我们非去不可..?绥兴好歹还离咱们重泗近一些..
    说到近,方黎就说不下去了,绥兴是离家近,可离家近的地方他们俩如今跟过街老鼠一样,还待的下去吗。
    那..我们怎么去?
    坐火车。
    火车?我们哪儿还有钱买票?
    等俩人走到了县城火车站,秦卫东朝里看,过了年初五,返工潮陆陆续续的开始,人不算多。
    但也不少了,马上就有一趟开遂县的车,背着大包小包的民工挤在入站口。
    不买,先看看。
    售票窗口上头挂着最近三天的车次信息,有开往盐城方向的,有广曲方向,密密麻麻的小字看得方黎头晕目眩,还没找到长定两个字,就听见秦卫东说走了。
    等等再走呀,我什么都没看见,长定的定是哪个定呀..?
    找开晋阳的车就行了,它们在一条线上。
    你怎么知道它们在一条线上?
    刚才看过地图,记住了。
    方黎顿时没话说了。
    秦卫东的脑子从小就出奇的好,这点让方黎嫉妒坏了,他们两个人以前一块上学的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秦卫东一会就写完了,方黎那边还在吭哧吭哧的咬笔头,十个指头算不清一道加减乘除。
    方黎写不出来,又看秦卫东写得快,就丢了笔去闹秦卫东,闹得秦卫东不光写不成作业,也去不了矿上,只好拿过他的本子帮他写。
    从算数到作文,他俩一块上学的那几年,秦卫东是一个人写双份的作业,后来秦卫东不上了,方黎接着念高中,秦卫东就帮他写他一个人的,这就导致方黎的考试成绩陷入了恶性循环,年纪轻轻记忆力也差得很,老师跟他说什么事,讲什么课,他转脸就忘,反正什么事都有秦卫东帮他记得。
    方黎抓抓头,觉得他俩这脑子也差得太远了。
    你记得太快了,我现在想想,刚才我好像就看见那几块板子上画了好几个箭头..
    身旁的秦卫东听见,笑了一声。
    方黎这才发现自己咕哝的声音有点大,他脸红的恼了:你敢笑我..!
    不敢。
    秦卫东展露出这几日少见的微微的笑容,顺着他,让方黎恢复了些之前对他颐指气使的神气,他心情好了点,不再像昨晚那么压抑,也就不去追究秦卫东笑他的事了。
    他们在候车站睡了一晚,秦卫东基本摸清楚了车站检票口的情况。
    走之前,秦卫东联系上了彭超,彭超带着一个小小的白瓷罐从他姑介绍的酒厂赶到绥兴车站,瓷罐里头装着的是方黎他奶的骨灰。
    下葬的时候那帮人拦着,我爸好生说了半天,人老了,总要有个归处,可是那些人死活不让,差点动了家伙式儿
    方黎捧着装着他奶骨灰的罐子,低着头,没一会,秦卫东伸手将他揽在了身后。
    彭超叹气,他也没办法:你们打算去哪儿?
    长定。
    那么远啊..
    秦卫东「嗯」了一声:方宏庆的事都传开了,我们继续待在这里,被发现是迟早的事,没路可走。
    确实如此..,这几个小地方挨得太近,远近亲戚都一大堆,而长定在晋省南边,离着这里足有三百多公里,口音都相差得远,除去这些,秦卫东要带着方黎去南边,也是早就有的想法。
    他之前跟着李会计看过账本,他们洗练过的粗金,先拉到厂子里选,再卖到南边镇上的金店加工,价格就直接翻了好几倍,想来因为那边靠近省会,比他们这儿经济发达的多,那么也就意味着赚钱的机会更多。
    彭超唏嘘不已:哎,谁能想到会出这档子事呢..,长定那么远,不知道下回咱们再见面得是什么时候了。
    小地方有很多人,一辈子都围在一个地方打转。
    彭超抬起头,见秦卫东已经拿过了方黎手中的骨灰罐。
    彭超朝方黎说:方黎,你俩一走,真不知道咱们从小玩大的哥们儿啥时候能再见上一面了,但咱可约好了,以后等我结婚,你俩可得回来喝我的喜酒啊。
    方黎脸颊上有没干的泪痕,彭超看得出来,这个半个月前还无忧无虑的少东家已经消瘦了许多。
    可他目光往下一落,发现在这个不停下雪又化雪的年下,方黎的鞋子竟然还干净的很。
    他不自觉地看了一眼一旁站着的秦卫东。
    风是朝西吹的,夹着细雪花,秦卫东站在了方黎的右边,少年的脊背不知在何时已经飞速成长,变成一座青涩又险峻的山峰,精力延展,挺拔阔力。
    这样的身姿好似是骨子里透出来的,有时候甚至让彭超觉得秦卫东与他们生活了多年的灰沉镇子和矿山都显得格格不入。
    他形容不上来那种感觉,就像..就像方黎或许跟着秦卫东,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行啊,没问题,等我们赚大钱了,就风风光光的回来!方黎笑着说。
    --